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100-2哲學與人生第一次作業參考(台中人文學系學會提供)



1002哲學與人生第一次作業參考(台中人文學系學會提供)




1、請問何謂藝術的形式?p34




按克羅齊的「形象直覺說」,藝術形式實際上就是當我們看一件藝術作品時所直覺到的形象,也就是克萊夫。貝爾說的「有意味的形式」。而這「形式」之展現乃是藝術家藉助文字、聲音、顏色、線條等材料,運用獨特巧思,作適當的取材與安排,才能成就一件美的藝術品。凡具藝術形式美的作品皆是創作者苦心巧思的結果,它不是創作者天馬行空的任意組合。藝術形式的成功與否,則意味著創作者所具備藝術修養之深淺,而這也是能否引起欣賞者共鳴的重要因素。




藝術形式包含了:對比、漸層、比例、反覆、對稱、均衡、節奏、調和、單純等原理。




 




2、請問「移情作用」是誰提出的?並解釋之。p53




「移情作用」學說是德國學者李普斯(Lipps)提出的見解,他認為事物本來無所謂的美與醜,之所以有美、醜之別是因為有人的情感注入其中,才顯現出美與醜。這說明美感包含了感情移入的現象,在中國哲學家竹林七賢之一的稽康曾提出「聲無哀樂論」,他以為聲音本身並沒有喜、怒、哀、樂之情,是因為人主觀的情感作用才讓音樂有了悲、喜之別,稽康這樣的看法似乎與西方學者的移情作用有些共通處。如:我歡喜時,聽聞深山鳥鳴彷彿在對我歌唱;我哀愁時,鳥兒啁啾聲彷彿在低吟悲訴。這一種「我覺得」的態度,就是人在見或聽到物的形象時,透過聯想將自己之情感投射於物,這即是一種移情作用。




 




3、亞里斯多德認為正義有那三種意義?p114




亞里斯多德認為正義是法的具體原理,應有3種意義:




1)「平均的正義」(形式之平等)




就是各人所享受的利益和所蒙的損失,依算術比例求其平均的原理。例如價值交換相互之利得必須均等,不法加人以損害者必須補償之類,旨在謀相互間價值的均衡。




2)「分配的正義」




就是團體對個人的分配原理,團體必須按各人之所值者(如能力、勞續),使分享各種團體的利益,這種分配是依幾何學的比例以求均衡,例如甲對社會的貢獻是二,而乙對社會的貢獻是三,他們相互間的比重是二比三,則社會論功行賞,給甲的利益如果是六,則給乙的應該是九,簡單地說,團體按各人之所應得者分別以利益歸之,這便是正義。




3)「法的正義」或「一般的正義」




就是個人對團體負擔的原則。團體對個人有所分配給予;同時,個人為了謀團體的存在與繁榮,也應有所負擔;凡屬於團體者,各人負有歸之於團體的義務。換言之,享受權利也要負擔義務。




亞里斯多德對於正義所為分析至為透闢,堪稱社會哲學上不朽的貢獻,依「平均的正義」,承認人與人間地位均等,人格無分軒輊。依「分配的正義」,則各人在團體生活中的價值,尚有參差,應各按其所值者,以榮譽、利益歸之;並按「法的正義」,各對團體盡其義務。




 




4、在儒家思想中「仁」、「義」的意義和地位為何?p119




《中庸》:「仁者,人也;義者,宜也」,在這裡「仁」就是人道主義的表現;「義」,就是合宜,就是安分守己、不為過甚的行為標準,所以「義」在這裡的定義,非常類同柏拉圖「恰如其分」的正義概念。




中國儒家的思想體系,係以孔子、孟子等人的思想為主體所建構;在儒家的基本德性方面,孔子有三達德:智、仁、勇。孟子有四端:仁、義、禮、智。漢儒有五常:仁、義、禮、智、信。由此可見仁、義、在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5、請說明羅爾斯《正義論》的重點。p126




歸納羅爾斯《正義論》理論的關鍵重點是:對弱勢者的照顧。




基於「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如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的思維,羅爾斯在收入及社會資源分配的主張,提出「差異原則」(the difference principle)的論點,認為:一個正義的社會,條件之一是指該社會與經濟上的不平等,必須促使其中「處境最不利的成員」(the least advantaged members)獲得最大的利益,才是正當的(legitimate)。




 




羅爾斯提出兩項正義原則及其適用上先後次序的規則:




有關公民的政治權利部分:平等自由權原則




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利,享有一完備體系下的各項平等基本自由權;而且其所享有的自由與其他每個人所擁有同體系下的各項自由權相容。




有關社會和經濟利益的部分;公平機會平等原則與差異原則




1)社會及經濟不平等必須滿足下列兩項條件:各項職位及地位必須在公平的




機會平等,對所有的人開放(簡稱公平機會平等原則」)。




2)使社會中處境最不利的成員獲得最大的利益(簡稱為「差異原則」或「差




別原則」)。




 




1002哲學與人生第二次作業參考(台中人文學系學會提供)




 




1、請評述孫文有關「真平等」的說法。P160




孫文所主張的真平等,是一種「機會平等」的見解,是在每個人立足點平等的基




礎上,由國家提供公平的機會給每一國民,然後再由個人各自自努力以追求成




就,因此,每個人的成就自不相同。而這不相同正是平等競爭的自然結果。但只




達到結果的自然不相同,還不是平等的最終目的,平等的最終目的,更要人類




發揮偉大的互助、服務道德,以人為之努力來弭平人類種種的不平等,這才是孫




文平等學說之精義所在。(見圖 6-3)。




 




 




2、馬克思論斷國家會消亡的理由為何?p181-182




馬克思等共產主義者認為國家只是一種「階級壓迫的工具」,是統治階級用以壓迫被統治階級的工具。全世界任何國家的工人(無產階級),一定受到本國工廠主,資本家(資產階級)的壓迫和剝削,國家只是受資產階級控制為資產階級服務的工具。換言之,國家只是為資產階級服務,並為資產階級掌控的一種壓迫工具而已。馬克思認為,現代兩大階級的鬥爭,由於全世界無產者的聯合,必將打倒資產階級,獲得最後的勝利,於是人類社會邁入無階級存在的共產主義社會。由於共產主義社會無階級存在,做為階級壓迫工具的國家,當然沒有繼續存在的理由,如此國家會如同花朵一般逐漸萎謝,最後歸於消滅而不存在於人類社會。




 




 




3、何謂「程序正義」?亦請說明「毒樹果實理論」。p220




程序正義,亦稱「過程正義」,乃指稱「正確地做事(a
doing of the right
things)」,其目的在實現實質正義;惟在其實現的過程中,強調要合法、合適、合宜的依照一定的程序去作為。例如行政機關為有效處理繁雜的日常事務,所發展出來一套例行化的慣例規則或行為模式,稱為「標準作業程序J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換言之,如果程序有瑕疵或根本未依照該有的程序作為,則其結果將不被視為正義,因此將不予採信;反之,如果程序完備,縱算結果不盡人意,或仍為某些人所不滿,仍應視為正義的實現。




 




毒樹果實理論(亦稱「毒果樹理論」Fruit from
the poisonous theory




「毒樹果實理論」是一個很重要的法律原則,意思是說一棵有毒的樹所結的果子是不能吃的;果樹有毒,果子亦有毒。意即以違法手段或不正當程序(毒樹)而獲得的證據(果實),即不具證據能力,而不可採為認定犯罪事實之基礎。其立論基礎在於,法律不應保護「不乾淨的手(unclean hand)」,所以非法行為的成果,不應受法律保護,程序正義應是要被嚴格遵守的。




 




 




4、何謂「轉型正義」,並請說明寬恕與轉型正義的關係。p239p254-256




一般而言,轉型正義是新興民主國家,對過去政府錯誤的暴行和不正義行為,進




行反省和彌補。亦即對過去的迫害者追究其罪行,對其過去取得不當的利益予以追討;反之,對受迫害者則予以平反,並給予精神或物質的補償。




轉型正義,功用在於處理仇恨。如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2002年世界和平日文告》說:「沒有寬恕就沒有正義,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這句話提醒當權者在實現轉型正義時,應避免窄化訴求,避免只瞄準歷史的一個點一個事件,成為對特定人物的追訴;或者是故意轉移目標,找一個替罪羔羊,如此將使轉型正義原本對正義的追求,異化或墮化為另一不正義的實現。復仇式的正義讓人痛快,卻也會引起新一波的社會動盪,應予謹慎處理。所以在實現轉型正義的過程中,寬恕與正義理念的融合及內化就成為必要,但我們必須瞭解,寬恕是與憎恨、與報復相對立,卻不與正義相背。真正的和平是正義的果實,是一種美德及法律保障,保證完全尊重人的權利與義務,並公平地分配利益與負擔。因此正義的履行應該佐以寬恕,這樣才能徹底治癒創傷並重建紊亂的人類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