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生死哲學102暑作業

生死哲學概論102暑第一次作業參考  台中中心人文學系系學會提供


    一、請說明《周易》生成論的思想。p5 8 9


《周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本經典,相傳伏羲畫八卦,八卦是八個思想符號。伏羲氏畫八卦是觀察自然萬物和人類生活種種現象,探尋人物生命的來源為根據,推論宇宙化生的原理。《周易)的生死觀,是一種生成論(Theory of generation),以陰陽、乾坤、男女、雌雄為兩極主軸,彼此之間,自然感通,相交結合,不斷的化生萬物,所謂「生生之謂易」。生生之德的表現是「大生」和「廣生」也就是生生不息,不斷的創生。


這種化生思想相當符合科學的自然法則,卦爻的排列順序云有不同的意義,爻與爻組合相交,千變萬化。猶如細胞中的染色體,可以分裂無窮的變化。《周易)所謂「簡易、變易、不易」的易理,充分說明生物進化之理。


繫辭下傳第八章所謂「唯變所適」如生物演化「自然淘汰(natural selection)」和「適應幅射(adaptive radiation)」的學說。《周易)的「唯變所適」近似「最適者生存」的道理。例如胎生哺乳類動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生態環境,演化出陸棲的狗、樹棲的猴子、兩棲的海豹、水棲的鯨魚、會飛的蝙蝠、會掘土的地鼠等動物,這種「唯變所適」的現象,生物學家稱為「適應幅射」。


 


    二、請說明莊子「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思想。p18 19


 莊子「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是自得之樂,也就是「齊物」的


 境界。人 與萬物沒有差等,沒有貴賤的分別,我們不要以為人貴而物


 賤,不要以人為主宰,不要任意宰制萬物。只要我們與萬物和諧相處,自然能夠體 認天地生生不息的美麗與快樂。「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是現代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的最高境界。人和自然最好的關係是與大自然打成一片,並且儘可能的保持原有風貌,不要任意加以人工的破壞、建築或裝飾。科學家發現在沒有人類破壞的熱帶雨林或原始森林,所有的生命彼此是一種重「共生」的存在,有充足平衡的食物鏈,所有的生命是一個大和諧,這就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所以,要我們「心齋」和,「坐忘」。心齋是使內心空靈明覺,不迷於外物,不被積習所牽引;而坐忘是要忘名利、忘是非、忘聰明、忘形體、忘生死。忘是超越,人生在世,超越相對價值,一切依於天理,安時處順,順乎 自然,則哀愁不能侵擾,達乎至樂,臻於無譽無訾,調和天下,與時俱化,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是為天樂。


 


三、請說明佛家十二因緣的思想。p27 28


《雜阿含經》:十二因緣把人生分為十二個彼此條件或因果關係的過


 程。最先就是「無明」,意指人心的無知迷惑,不明緣起性空。由「無


 明」生「行」。包括心意、口舌身體的動向。由「行」生「識」。由「識」生「名色」。由「名色」而生六入(六處)由「六入」生「觸」。由「觸」生「受」。由「受」生「愛」,由「愛」生「取」。由「取」生「有「有」。由「有」而「生」。除了個體的生命存在,還有來世的更生及六道輪迴。有「生」必有「老死」。每一生命個體必有生老病死,此為流轉門。對十二因緣從因向果來觀證,稱為「順觀」。反之,從果向因來觀察,稱為「逆觀」。以此逆觀,最後得知:如滅「無明」,則無煩惱憂苦及無老死。換言之,我們如果能夠修習觀十二因緣,使「無明」始生即滅,或根本不生無明,而生般若智慧,就可以使生與老死及煩惱、憂愁、悲傷等苦陰身心,都如實而滅,臻於涅槃境界。涅槃才是人生究竟的歸宿,是常樂我淨最圓滿的境界,此為還滅門。


 


四、請說明孔子「樂生」的思想。31 32


孔子強調人活著的時候,應該努力學習文化,修養道德,實現人生的價值,追求生命的意義,這是一種重生輕死的樂生文化。何謂,「樂生」?論語首章孔子開宗明義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怨恨),不亦君子乎!」從這幾句話中,我們深切感受孔子好學的快樂、師友志同道合的快樂、修養道德人格而不求聞達的快樂。


孟子以繼承與發揚孔子的思想為己任,他進一步詮釋孔子的「樂生」精神。孟子說:有道德人格的君子,有三種快樂:第一種快樂是享受人倫親情的和諧之樂。第二種快樂是存心克己、尊德樂義、心安理得的心性之樂。第三種快樂是有教無類、培育英才、為人師表的快樂。這三種快樂都是盡心的精神悅樂。


 


五、請說明宗教起源的七種解釋。79 80


1、無知與恐懼:先民對一些自然現象如打雷、閃電、洪水、颱風、地震原因一無所知,懷疑這些現象是天神發怒,鬼神作怪,害怕對他們降災,於是滿懷罪過,請求寬恕為,並以各種儀式活動,表示虔誠,達到趨吉避凶,祈求人生能夠平安幸福,避免自然災害。


2感恩之情:天地生養萬物,陽光、雨水更能造福人群,因此,人類發現各種自然現象有利生存,以祂們為崇拜的對象,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年年豐收、六畜興旺。


3萬物有靈論:先民相信萬物有靈,灶有灶神,門有門神,還有土地公、大樹公等,都是祭拜對象。


 4祭祀有功於國家百姓者:有功於國家百姓者死後都要祭祀。如,關


    公、媽祖。


 5上帝創造人類和萬物:上帝不僅是第一因也是最終目的。因此,信徒


    要相信、依賴、服從、崇拜敬仰,人有原罪,求上帝寬恕。


6社會的不公不義:君子渴望死後的審判,使善人得善報、惡人得惡報,這是社會的黑暗面引發對宗教的信仰。


7人類企求永生與不朽:人世間有太多的苦難,促使宗教信仰者追求死後的天堂和極樂世界,天堂和極樂世界象徵永生和不朽,可以得到快樂和幸福。


 


 


 


 


 


 


 


 


 


 


 


 


 


 


 


 


 


 


生死哲學概論102暑第二次作業參考  台中中心人文學系系學會提供


一、請說明《孝經》的喪葬思想。p90 91


《孝經、紀孝行》:主張子女的孝行應該做到:致敬、致樂、致憂、致哀、致嚴。父母在世,恭敬奉養;父母死後,應以哀痛的心情料理喪事;祭祀的時候,以莊嚴心態致祭。《孝經》強調孝道是天經地義的事,人民應有的行為。父母生我育我,子女孝敬父母是出於人類天生的本性,因此,父母親過世子女傷心痛哭,但也有應盡的喪禮。


《孝經、喪親》孔子說:子女失去了父母親,由於痛哭得聲嘶力竭,容貌也沒有像平常那樣端莊有禮,穿華麗衣服,內心感到不安,聽了美妙的音樂,內心也不快樂;有美味的食物,也不覺得好吃,這是為人子女對父母過世時悲傷憂戚的真情表現。不過,也不可以過度的哀傷,居喪不超過三年,過了三年,應恢復日常的生活。父母親去世,子女要備妥棺、槨、衣、衾,舉行小殮和大殮,陳列祭品,傷心痛哭,哀送出殯,占卜墳墓,入土安葬,興建宗廟,招祖先之


  靈來享受祭祀,如期舉行春秋二祭,過年過節,追思祖先德澤。


  在生之時以愛和敬事奉父母,父母親過世,以悲傷和哀痛料理喪事。能夠盡孝,生民應盡的本份都盡了,養生送死的大義也完備了。換言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慼,這就是孝道。


 


二、請說明祭祀的意義。p112


1、孝道的表現:祭祀祖先是補充生前未盡孝的奉養而延續孝敬父母的行為。所以,孝子事親有三原則:生前敬養,亡則喪葬及服喪,喪畢則祭祀。奉養要順從,喪禮要哀傷,祭祀要誠敬和按時。就是孝道的表現。


2祭祀有祈求、報恩,消除災禍的作用:祭祀有三種作用:祈求、報恩,消除災禍。所以,祭祀是重大的禮儀,祭品不求太多,但要清潔,祭祀的次數不求頻繁,但要恭敬而且按時不誤,主祭者親自參與,表達內心的誠敬,鬼神欣然享受祭品。


3祭祀是教化的根本:因為君子的教化,教人對外要尊敬君長,對內要孝順父母。重視社稷和宗廟的祭祀,則子孫順從兄長,慎重祭祀之道,端正祭祀之義,就有教化的功用。


因此,真正的教化,是從自己的內心做起,盡力而為,即知即行,祭祀就是這樣的道理。


 


三、請說明孔子和孟子的天命觀。p126


孔子:《孟子、萬章》記載:孔子在衛國之事。孔子說:得失有命,可知,孔子的進仕或退隱,皆以禮、義為依歸,至於得到卿相或得不到,都是命。這就是「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的意義,所謂「即命顯義」。


孔子自述他的生平,年少志學,三十自立,學有所成,四十而不惑,到五十歲,體認天命並非超越人心之外,《論語、為政》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這是孔子一生求學過程與生命歷程的重要關鍵,五十知天命是下學上達的踐仁工夫所達到的境界。孔子五十歲所證知的天命,是道德性的天命,並非宗教性的天命。孔


子知天命,是對自己的道德完全的自覺、自證相自命。因此,我們說孔子的天命觀:是義命合一的「即命顯義」,義之所在,就是事情(人情事理)之當然者,就是天命的所在,人應自盡其義。因此,人應該行義俟命,並對個人的吉凶、禍福、夭壽、貴賤等非一己之刀所能完全掌控、決定者,坦然面對,不怨不尤,行義之所當然,是為知天命、畏天命、俟天命的真諦。


  孟子:人人可以為堯、禹,也可以為桀、紂,兩者都是後天為善或為惡的結果,這就是孟子所謂「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孫丑》。其實,儒者的言行修為,進退以禮義為依歸,幸或不幸,總是安於命,更安於生死。


 


四、請說明《周易》為何要人積善和改過遷善?。p129


《周易》為何要人改過遷善?因為《周易》原是卜筮之書,預測人事的吉凶禍福,所以,《周易)所言「吉凶」,是成功(得)或失敗(失)的現象。「悔吝」是說明有小缺失和過錯,表示有愛心顧慮的情形,至於「無咎」是要人善於補救過失(改過)的意思。易言之,人在初犯小過的時候,接受懲罰而知道為人處事要謹慎小心,從此改過自新,就不會釀成大禍,也就無咎了。


《周易》,非常強調預知吉凶的徵兆,就是「知幾」。「知幾」是預知事情微妙發展的趨向,進而把握時機,應變通達,並要戒慎恐懼,防患於未然,以免除災禍,尤要謹言慎行,才能趨吉避凶,得福免禍。可知,《周易)從人事的吉凶悔吝而生改過積善的道德意識,這種強烈的道德意識,又稱為「憂患意識」。


五、請說明唯物論和生命論(生機論)的思想。p173 174


1、唯物論(物質論):唯物論主張生命原素並不是物質之外的東西,沒有所謂的精神性原素,生命是一種特殊的物質。這種特殊的物質在古代唯物論認為應該是輕巧、育熱氣的東西,所以一般都主張生命原素是火、氣或者血。


  唯物論又可分為機械論與組織論,機械論認為生命體是大自然進化而成的一部機器,其本身所擁有的物質產生的物理化學力就可以解釋生命現象,人類的智慧也將創造出有生命的機械出來。


  組織論更強調機器的自發性行動,藉此突顯生命意義。組織論認為機器本身的部分就有本身能力,部分之間的結合形成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將會有新的能力產生,超越原來部分的物質力。這種新的組織力就是生命原素。它本身具有自發性的行動,例如新陳代謝。


2、生命論(生機論; Vitalism


 生命論有主張在人身上可發現一個生命的原素,這原素和物質間有本質上的不同,且這因素似乎在控制或領導這物質質體,也就是人的肉體。換言之,在人身上有一生命在控管肉體各部分的協調,使從得肉體有完整性,生命也具有目的。這種學說稱之為生命論,而這生命原素我們就稱為靈魂(soul)。生命論者依其主張可分三種不同說法


1)舊生命論者,認為靈魂確是不同於肉體的一種特殊能力,統稱為生命力。


2)過激生命論者,他們認為靈魂與肉體是兩個完全獨立的因素,各自存在。靈魂和肉體,各自存在靈魂指揮肉體完成了人這一個整體所該有的目的。


3)緩和生命論者認為人這整體由靈魂和肉體組成,兩者缺一不可,也不能各自獨立存。所以靈魂和肉體是生命的兩個原因,前者是形式,後者是質料,形式推動質料走向一個人的目的前進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